欢迎来到吾酷网!
当前位置:主页 > 百科 > 植物百科 >

大花毛鳞菊

来源:互联网 时间:2022-05-26 阅读:0

重点介绍大花毛鳞菊品种,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大花毛鳞菊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。

大花毛鳞菊的属性介绍

类型:草本类

大花毛鳞菊(学名:Chaetoserisgrandiflora),别称:大花莴苣、大花蓝岩参、大花蓝岩参菊。为菊科毛鳞菊属的植物,是中国的特有植物。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、四川、西藏、贵州等地,生长于海拔2,800米至4,000米的地区,常生于山坡林缘、林下以及灌丛中,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。

大花毛鳞菊

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

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

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

桔梗目Campanulales

菊科Compositae

舌状花亚科Cichorioideae

菊苣族Lactuceae

莴苣亚族Lactucinae

毛鳞菊属Chaetoseris

形态特征

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厘米,有粗厚的根状茎。茎单生,或少数茎成簇生,直立,基部直径达8毫米,上部长总状花序状分枝,全部茎枝被多细胞节毛,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稠密。基生叶全形椭圆形,长20-30厘米,宽10-15厘米,大头羽状或羽状深裂或全裂,叶柄长,有狭翼,长13-25厘米,顶裂片三角状戟形、菱形、不规则菱形、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13-18厘米,宽5-11厘米,基部戟形或圆形,顶端急尖或钝,有小尖头,侧裂片3-5对,椭圆形,基部与叶轴宽融合,顶端钝或急尖,向下方的侧裂渐小,最下方的侧裂片常小耳状,羽轴有翼;中下部茎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,顶裂片卵形、菱形或三角状戟形,侧裂片3-7对,基部与叶轴宽融合;上部茎叶小,与中下茎叶及基生同形,羽状分裂,无柄,半抱茎;最上部茎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不裂或羽状浅裂,无柄,基部扩大半抱茎;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更小,线状披针形;全部叶裂片或叶边缘有锯齿或重锯齿,接花序分枝下部的叶边缘有长缘毛或长尖头。头状花序少数,大,沿茎排成疏松长总状花序,花序梗长且粗,长10-20厘米。总苞宽钟状,长2.5厘米,宽2厘米;总苞米5层,覆瓦状排列,外层三角形或卵形,长6-7毫米,宽4毫米,中层长椭圆形、匙状或菱状长椭圆形,长7-11毫米,宽4-5毫米,内层长椭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,长2.5厘米,宽4-5毫米,全部总苞片顶端急尖,极少渐尖,外面无毛,极少外面有极稀疏的长刚毛。舌状小花约30枚,蓝色或蓝紫色。瘦果黑褐色,倒披针形,压扁,长6.5-7毫米,宽2毫米,边缘宽且厚,每面有4-6条高起的细肋,两面被长或短直毛,顶端渐窄成长2毫米的粗喙。外层冠毛极短,糙毛状,内层冠毛毛状,长8毫米,白色,细锯齿状。花果期7-11月。

产地分布

分布四川(木里、盐源)、贵州(赫章)、云南(德钦、大理、丽江、贡山、维西、中甸)、西藏(察隅、墨脱),生于山坡林缘、林下及灌丛中,海拔2800-4000米。

阅读全文
上一篇:长叶毛鳞菊

相关推荐

Top